前言:
基于课本、上课ppt、复习总结ppt进行一个知识点的罗列,方便后期高效地复习
1.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DBS)定义:
(3)三级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物理模式)——>存储文件
(4)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和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一、基本概念
1.数据:
(1)概念:
(2)数据的种类:
(3)数据的定义:
2.数据库:
(1)概念:
(2)特点:
3.大数据:
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 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二、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系统阶段:
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 数据 ,程序与数据间有一定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结构化 ,共享性高、冗余度低 , 独立性高 ,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DBMS)
4.三个阶段的比较:
|
人工管理 |
数据库系统 |
|
科学计算 |
大规模管理 |
||
无直接存取存 储设备 |
磁盘、磁鼓 |
大容量磁盘 |
|
数据库管理系统 |
|||
无共享,冗余 度极大 |
共享性差,冗余 度大 |
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
|
数据独立性 |
不独立,完全 |
独立性差 |
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逻 辑独立性 |
数据结构化 |
无结构 |
记录内有结构, |
型描述 |
三、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1.数据库系统( DataBase System,DBS)定义:
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2.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组成
图3-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用户:
(2)硬件系统:
3.内部体系结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之间的联系通过二级映像实现,实际的映像转换工作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因为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只有唯一一个数据库,因此其的内模式和模式是唯一的,但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上的应用不唯一,也就是说外模式可以有多个。
图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像
(1)三级模式——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视图
概念模式的某一部分的抽象表示
(2)三级模式——模式(逻辑模式/概念模式)——>基本表
(3)三级模式——内模式(存储模式/物理模式)——>存储文件
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表示
一般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的定义语言来定义内模式,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是 透明看不见的。
(4)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和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式)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的外部视图不受影响。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可以保持不变,即使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这种独立性使得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可以相对独立于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实现,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5)二级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中的内部模式(也称为物理模式)可以独立于外部模式(用户视图)和概念模式(逻辑模式)进行改变,而不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和用户的数据访问方式。
换句话说,当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外部模式和概念模式不受影响,用户和应用程序无需进行修改,仍然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访问数据。
4.外部体系结构:
(3)分布式结构——是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逻辑相关的数据库的集合
(4)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S结构)——把DBMS的功能与应用程序分开
(5)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结构)——将客户端运行的应用程序转移到应用服务器上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1.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负责管理数据库的创建、维护、访问和控制。
同时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提供了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操作接口,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对数据库的访问能力。
通常在对庞大的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并能够快速在大量的数据中找到所需要的数据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到数据库管理系统。
2.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纵功能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2.组成
(1)系统运行控制程序
(2)语言编译处理程序
(3)系统建立、维护程序
(4)数据字典
3.数据存取过程
(4)用户向DBMS发出存取请求
(5)DBMS依次检查外模式、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模式/内模式映象及存储结构定义
五、数据模型
1.概念
(3)数据模型:
2.分类:
(1)概念模型:
根据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是对现实世界存在的事物和联系的第一级抽象
(2)逻辑模型(数据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
3.构成:
(1)数据结构
- 层次结构
- 网状结构
- 关系结构
(2)数据操作
(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4.层次数据模型
(1)概念
图4-1 层次数据模型
(2)数据增删改
数据插入 | 进行插入操作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双亲结点值就不能插入子女结点值。 |
数据删除 | 进行删除操作时,如果删除双亲结点值,则相应的子女结点值也被同时删除。 |
数据修改 | 修改操作时,应修改所有相应的记录,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3)优点
(4)缺点
5.网状数据模型
(1)概念
特点:
允许结点有多个双亲结点。
允许两个结点之间有多种联系(复合联系)。
图4-2 网状数据模型
(2)数据增删改
数据插入 | 插入数据时,允许插入尚未确定双亲结点值的子女结点值。 |
数据删除 | 删除数据时,允许只删除双亲结点值。 |
数据修改 | 修改数据时,只需更新指定记录即可。 |
(3)优点
(4)缺点
6.关系数据模型——二维表
(1)概念
图4-3 关系数据模型
(2)优点
(3)缺点
7.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和对象标识
(1)概念
(2)优点
(3)缺点
- 没有准确的定义;
- 维护困难;
- 不适合所有的应用。
六、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传统数据库 |
缺点: 数据类型简单、固定 ; 结构与行为完全分离 ; 被动响应 。 |
||||
第三代 |
|
七、数据库技术展望
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出现了演绎数据库、主动数据库和知识库等。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ysy1119/article/details/13468736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1067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