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上的节点,接着是第三层的节点,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逐层访问树的结点的过程就是层序遍历。在遍历二叉树时,如果没有进行某种约定,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遍历,得出的结果就比较混乱,,层序遍历就是从所在二叉树的根节点出发,首先访问第一层的树根节点,然后从左到右访问第。: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上图:所有结点都是。: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
一、树型结构
1、概念
注意:树形结构中,子树之间不能有交集,否则就不是树形结构
2、概念(重要)
树的度
:一棵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 如上图:树的度为
6双亲结点或父结点
: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 如上图:
A
是
B
的父结点孩子结点或子结点
: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如上图:
B
是
A
的孩子结点根结点
:一棵树中,没有双亲结点的结点;如上图:
A结点的层次
: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
1
层,根的子结点为第
2
层,以此类推
树的以下概念只需了解:
兄弟结点
:具有相同父结点的结点互称为兄弟结点; 如上图:
B
、
C
是兄弟结点堂兄弟结点
: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如上图:
H
、
I
互为兄弟结点子孙
: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上图:所有结点都是
A
的子孙
3、树的表示形式(了解)
树结构相对线性表就比较复杂了,要存储表示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实际中树有很多种表示方式,如:
双亲表示法
、孩子表示法
、
孩子双亲表示法
、
孩子兄弟表示法
等等。我们这里就简单的了解其中最常用的
孩子兄弟表示法
。
双亲表示法
、孩子表示法
、
孩子双亲表示法
、
孩子兄弟表示法
等等。我们这里就简单的了解其中最常用的
孩子兄弟表示法
。
class Node {
int value; // 树中存储的数据
Node firstChild; // 第一个孩子引用
Node nextBrother; // 下一个兄弟引用
}
4、树的应用
二、二叉树(重点)
1、概念
一棵二叉树是结点的一个有限集合,该集合:
- 或者为空
- 或者是由一个根节点加上两棵别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从上图可以看出:
- 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
-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因此二叉树是有序树
注意:对于任意的二叉树都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复合而成的:
2、两种特殊的二叉树
1、
满二叉树
:
一棵二叉树,如果
每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
。也就是说,
如果一棵
二叉树的层数为K,且结点总数是
2^k – 1
,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满二叉树
:
一棵二叉树,如果
每层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则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
。也就是说,
如果一棵
二叉树的层数为K,且结点总数是
2^k – 1
,则它就是满二叉树。
2、
完全二叉树
:
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
K
的,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
K
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
0
至
n-1 的结点一 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要注意的是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
:
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
K
的,有
n
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深度为
K
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
0
至
n-1 的结点一 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要注意的是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3、二叉树的性质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
如果其
叶结点个数为
n0,
度为
2
的非叶结点个数为
n2,
则有
n0
=
n2
+
1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
如果其
叶结点个数为
n0,
度为
2
的非叶结点个数为
n2,
则有
n0
=
n2
+
1
下面是几个例题:
1.
某二叉树共有
399
个结点,其中有
199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A
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B 200C 198D 1992.
在具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 )A nB n+1C n-1D n/23.
一个具有
767
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其叶子节点个数为()A 383B 384C 385D 3864.
一棵完全二叉树的节点数为
531
个,那么这棵树的高度为( )A 11B 10C 8D 12答案:1.B 2.A
3.B
4.B
4、二叉树的存储
// 孩子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
// 孩子双亲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Node parent; // 当前节点的根节点
}
下面采用孩子表示法来构建二叉树。
5、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5.1 前置说明
public class BinaryTree {
static class TreeNode {
public char val;
public TreeNode left;
public TreeNode right;
public TreeNode(char val) {
this.val = val;
}
}
public TreeNode CreateTree () {
TreeNode A = new TreeNode('A');
TreeNode B = new TreeNode('B');
TreeNode C = new TreeNode('C');
TreeNode D = new TreeNode('D');
TreeNode E = new TreeNode('E');
TreeNode F = new TreeNode('F');
TreeNode G = new TreeNode('G');
TreeNode H = new TreeNode('H');
A.left = B;
A.right = C;
B.left = D;
B.right = E;
C.left = F;
C.right = G;
E.right = H;
return A; //返回根节点
}
}
1.
空树
空树
2.
非空:根节点,根节点的左子树、根节点的右子树组成的
非空:根节点,根节点的左子树、根节点的右子树组成的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二叉树定义是递归式的,因此后序基本操作中基本都是按照该概念实现的。
5.2 二叉树的遍历
1. 前中后序遍历
学习二叉树结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遍历。所谓
遍历
(Traversal)
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
访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
(
比如:打印节点内容、节点内容加
1)
。 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之基础。
遍历
(Traversal)
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中每个结点均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访问
。
访问结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
(
比如:打印节点内容、节点内容加
1)
。 遍历是二叉树上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二叉树上进行其它运算之基础。
在遍历二叉树时,如果没有进行某种约定,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遍历,得出的结果就比较混乱,
如果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约定,则每个人对于同一棵树的遍历结果肯定是相同的
。如果
N
代表根节点,
L
代表根节点的
左子树,
R
代表根节点的右子树,则根据遍历根节点的先后次序有以下遍历方式:
如果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约定,则每个人对于同一棵树的遍历结果肯定是相同的
。如果
N
代表根节点,
L
代表根节点的
左子树,
R
代表根节点的右子树,则根据遍历根节点的先后次序有以下遍历方式:
递归方法:
//先序遍历
public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System.out.print(root.val+" ");
preOrder(root.left);
preOrder(root.right);
}
//中序遍历
public void in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inOrder(root.lef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inOrder(root.right);
}
//后序遍历
public void post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System.out.print(root.val+" ");
}
非递归方法:
//非递归方法先序遍历
public void preOrderNo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Stack<TreeNode> stack = new Stack<>();
TreeNode cur = root;
while (cur != null || !stack.isEmpty()) {
while (cur != null) {
stack.push(cur);
System.out.print(cur.val+" ");
cur = cur.left;
}
TreeNode top = stack.pop();
cur = top.right;
}
}
//非递归方法中序遍历
public void inOrderNo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Stack<TreeNode> stack = new Stack<>();
TreeNode cur = root;
while (cur != null||!stack.isEmpty()) {
while (cur != null) {
stack.push(cur);
cur = cur.left;
}
TreeNode top = stack.pop();
System.out.print(top.val+" ");
cur = top.right;
}
}
//非递归方法后序遍历
public void postOrderNo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TreeNode prev=null;
Stack<TreeNode> stack = new Stack<>();
TreeNode cur = root;
while (cur != null||!stack.isEmpty()) {
while (cur != null) {
stack.push(cur);
cur = cur.left;
}
TreeNode top = stack.peek();
if (top.right==null || top.right==prev) {
System.out.print(top.val+" ");
stack.pop();
prev = top;
}else {
cur = top.right;
}
}
}
下面用图来主要分析前序递归遍历,中序与后序图解类似。
该二叉树的:
- 前序遍历结果:1 2 3 4 5 6
- 中序遍历结果:3 2 1 5 4 6
- 后序遍历结果:3 2 5 6 4 1
2. 层序遍历
层序遍历
:除了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外,还可以对二叉树进行层序遍历。设二叉树的根节点所在层数为
1
,层序遍历就是从所在二叉树的根节点出发,首先访问第一层的树根节点,然后从左到右访问第
2
层
上的节点,接着是第三层的节点,以此类推,自上而下,自左至右逐层访问树的结点的过程就是层序遍历。
下面是一些相关例题:
A: ABDHECFG B: ABCDEFGH C: HDBEAFCG D: HDEBFGCA2.
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如下:先序遍历:
EFHIGJK;
中序遍历:
HFIEJKG.
则二叉树根结点为
()A: E B: F C: G D: HA: FEDCBA B: CBAFED C: DEFCBA D: ABCDEF
5.3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int
size
(
Node root
);//
层序遍历//
判断一棵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统计树的节点个数
public int size(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return size(root.left)+size(root.right) +1;
}
public int leafNoteSize;
//获取叶子结点的个数
//遍历方法
public int getLeafNodeCount(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root.left==null&&root.right==null) {
leafNoteSize++;
}
getLeafNodeCount(root.left);
getLeafNodeCount(root.right);
return leafNoteSize;
}
//子问题方法求叶子结点个数
public int getLeafNodeCount2(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f (root.left==null&&root.right==null) {
return 1;
}
return getLeafNodeCount2(root.left)+getLeafNodeCount2(root.right);
}
//获取二叉树的第k层节点个数
public int getKLevelNodeCount(TreeNode root,int k) {
if (root == null||k == 0) {
return 0;
}
if (k == 1) {
return 1;
}
return 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k-1)+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k-1);
}
// 获取二叉树的高度
public int getHeight(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0;
}
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root.left);
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root.right);
return leftHeight > rightHeight ? leftHeight+1:rightHeight+1;
}
// 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
public TreeNode find(TreeNode root, int val) {
if (root == null) {
return null;
}
if (root.val == val) {
return root;
}
TreeNode leftNode = find(root.left,val);
if (leftNode != null) {
return leftNode;
}
TreeNode rightNode = find(root.right,val);
if (rightNode != null) {
return rightNode;
}
return null;
}
//二叉树层序遍历
void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
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offer(root); //先存在队列里
while (!queue.isEmpty()) {
TreeNode cur = queue.poll();
System.out.print(cur.val+" ");
if (cur.left != null) {
queue.offer(cur.left);
}
if (cur.right != null) {
queue.offer(cur.right);
}
}
}
//判断是否为完全二叉树
boolean isCompleteTree(TreeNode root) {
if (root == null) {
return false;
}
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offer(root);
while (!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oll();
if (cur!=null) {
queue.offer(cur.left);
queue.offer(cur.right);
}else {
break;
}
}
while (!queue.isEmpty()) {
TreeNode cur1 = queue.poll();
if (cur1 == null) {
queue.poll();
}else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1876562/article/details/134629899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3251.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