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物理层考虑怎样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作用:尽可能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特性:①机械特性 ②电气特性 ③功能特性 ④过程特性。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怎样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作用:尽可能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特性:①机械特性 ②电气特性 ③功能特性 ④过程特性
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消息:语音、文字、图像
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
2.2.2 有关通信的几个基本概念
1.常用编码方式
2.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
1.信道能够通过的频率范围
2.信噪比
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协议
2.3.2 导引型传输媒体
1.双绞线
2.同轴电缆
3.光缆
2.3.2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1.卫星通信
2.4 信道复用技术
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1.频分复用(FDM)
2.时分复用(TDM)
3. 频分多址和时分多址
2.4.2 波分复用
2.4.3 码分复用
2.5 数字传输系统
2.6 宽带接入技术
2.6.1 ADSL技术
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
2.6.3 FTTx技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