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将工具配置成环境变量,可以全局使用,例如 Windows
安装后,需要启动,也可以进入软件下载的文件夹中使用指令执行命令。
如果本地有安卓环境,则可以使用本地的 adb
,如果没有,则可以看下文章内的 单独安装 adb
文章,安卓好后,需要配置好环境变量,方便全局使用。
# 附 mac 单独安装,如果有安卓环境,则没必要单独安装,其他平台看文章详情吧。
$ brew install android-platform-tools
# 1、首先将手机与电脑连接。
# 2、打开手机的开发者模式 并 开启USB调试,这里每个手机的位置不完全相同,请自行百度。
# 3、确保手机与电脑连接,在弹出的USB连接方式选择传输文件,没有连接成功重新接入下,可以通过下面命令查看是否连接成功:
# 输出的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下面有设备信息表示成功,没有表示没连接成功
$ adb devices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7f58ca3 device
# 4、开始投屏
$ scrcpy
# 5、结束投屏,中断命令即可
无线连接电脑跟手机,投屏方式:
# 1、前期还是需要有线连接获取设备信息,首先将手机与电脑连接。
# 2、打开手机的开发者模式 并 开启USB调试,这里每个手机的位置不完全相同,请自行百度。
# 3、确保手机与电脑连接,在弹出的USB连接方式选择传输文件,没有连接成功重新接入下,可以通过下面命令查看是否连接成功:
# 输出的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下面有设备信息表示成功,没有表示没连接成功
$ adb devices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7f58ca3 device
# 4、确保电脑和手机在同一网络(wifi)下,查看手机 IP 信息:
# 1)、手机查询,查看手机连接的 wifi 信息中 IPv4 地址。(例如:10.0.90.0)
# 2)、命令查询,需连接
# 进入手机命令环境
$ adb shell
# 查看手机设备信息,找到 wlan0 中 inet addr: xxx.xxx.xxx.xx 就是当前设备IP地址
$ ifconfig
# 退出手机命令环境
$ exit
# 5、连接手机主要还是为了设置手机调试端口,等下方便无线访问,先在就可以拔掉数据线了
$ adb tcpip 5555
# 6、连接手机
$ adb connect 10.0.90.0:5555
# 7、开始投屏
$ scrcpy
# 8、结束投屏,中断命令即可,如果下次不在需要,还需要断开连接
# 或 $ adb disconnect 10.0.90.0:5555
$ adb disconnect
多设备连接的情况
当电脑通过 adb
连接了多个安卓设备后,启动 Scrcpy
就会报如下错误:ERROR: Multiple (2) ADB devices
表示无法选择投屏哪台设备,此时可断开 adb
连接的其他设备或者为 Scrcpy
选择一个投屏设备。
查看已连接的设备:
$ adb devices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SKPN45IF8DBMRG59 device
192.168.5.126:5555 device
$ scrcpy --serial SKPN45IF8DBMRG59
# 或
$ scrcpy -s SKPN45IF8DBMRG59
$ scrcpy --record file.mp4
# 或
$ scrcpy -r file.mkv
$ scrcpy --no-display --record file.mp4
# 或
$ scrcpy -Nr file.mkv
显示触摸
$ scrcpy --show-touches
# 或
$ scrcpy -t
防止设备休眠
$ scrcpy --stay-awake
# 或
$ scrcpy -Sw
关闭手机屏幕,投屏操作下关闭手机屏幕,只在电脑上看到手机的亮屏状态,可以使用快捷键 Ctrl + O
,或者尝试以下命令
$ scrcpy --turn-screen-off
# 或
$ scrcpy -S
窗口置顶,设置电脑上的手机界面置顶在最上层,方便在进行其他操作时也可以看到手机画面
$ scrcpy --always-on-top
# 或
$ scrcpy -T
限制分辨率,设备分辨率越高,延迟越大,用这个命令可以限制分辨率大小,保证性能
$ scrcpy --max-size 1024
# 或
$ scrcpy -m 1024
调整码率,默认码率是 8M
,码率越高,画质越好,同时延迟越大,可自行调整
$ scrcpy --bit-rate 2M
# 或
$ scrcpy -b 2M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67233/article/details/131164766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204579/article/details/129611713
https://blog.51cto.com/u_15389271/6193509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zz00008888/article/details/133700678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2030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