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IoC 和 DI 其实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描述,DI 相对 IoC 而言,明确描述了“被注入对象依赖 IoC 容器配置依赖对象”IoC/DI这两个概念的最终目标就是 : 充分解耦 ,具体实现靠 :使用IOC容器管理bean(IOC)在IOC容器内将有依赖关系的bean进行关系绑定(DI)最终结果为:使用对象时不仅可以直接从IOC容器中获取,并且获取到的bean已经绑定了所有的依赖关系。理解了IoC和DI的概念后,一切都将变得简单明了,剩下的工作只是在spring的框架中堆积木而已。
前言
一、传统方式创建对象的弊端
以经典的三层架构MVC作为案例,以前我们都是这么干的,看如下代码:
1.控制器层(Controller)
2.业务层(Service)
3.数据库访问层(Dao)
4.问题分析
按照以前的做法,可以发现,我们的UserServlet要依赖UserServiceImpl实现,UserServiceImpl要依赖UserDaoImpl实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对于这些具体的实现类是由我们程序员自己去主动手动创建(new)出来的,那么意味着假如某个实现类发生了变化,将可能导致整个应用的不可用(编译不通过等),那么这个问题的本质原因就在于这个具体的类是我们自己硬编码到Java类中的。
试想:能否有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在不改变代码的前提下实现自如的切换具体的实现类呢?答案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创建这个实现类的工作交给别人来做,而我们就不再去自己主动创建类的对象了。那么解决方案就是:Spring的Ioc。
二、IoC(控制反转)
创建对象的工作不是由程序员主动去创建,而是交给了框架,比如说Spring,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称创建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其他人,那么就称之为控制反转。
2.1、IoC:Inverse of Control(控制反转)
2.2、生活案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用到一样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到这件东西,比如想喝新鲜橙汁,在没有饮品店的日子里,最直观的做法就是:买果汁机、买橙子,然后准备开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你自己**“主动”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一杯橙汁需要你自己创造。
三、DI(依赖注入)
3.1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
3.2生活案例
总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