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文件的内容是有偏移量的!inode:inode结构体,包含单个文件的所有属性(inode number,文件类型,权限,引用计数,拥有者,所属组,ACM时间,int blocks[NUM]等),大小是128字节(一般而言,一个文件,一个inode)(文件文件名不在inode保存)。Group Descriptor Table(不会在每个组都存在):描述整个分组基本的使用情况:一共有多少个组,每个组的大小,每个组的inode数量,每个组的block数量,每个组的起始inode,文件系统的类型与名称等。
一、共识原理:
文件=文件内容+文件属性
磁盘上存储文件=存文件的内容(数据块)+存文件的属性(inode)
Linux的文件在磁盘中存储是将属性和内容分开存储的。
二、硬件简述:
1. 认识硬件
磁盘:唯一的一个机械设备,也是一个外设。磁头一面一个,磁头和盘面不接触。是永久性存储介质,高温会退磁。
内存:掉电易失性存储介质。
磁带:类似于磁盘。
2、磁盘的存储构成
磁盘被访问的最基本单元是扇区(512字节/4KB),我们可以把磁盘看作有无数个扇区构成的存储介质。
要把数据存到磁盘,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定位一个扇区,哪一面定位用哪个磁头,哪一个磁道,哪一个扇区。
磁头左右摆动,其实质是定位磁道和柱面的过程(运动越少,效率越高;运动越多,效率越低)。
在软件设计上,设计者一定要有意识的将相关数据放在一起。
磁带延展开,逻辑上是线性的,所以磁盘在逻辑上也是线性的。基于扇区的数组,任意一个扇区都有下标。
3、回归到硬件:不仅仅有CPU有寄存器,其他设备外设也有,磁盘也有。
控制寄存器(rw):控制IO方向。
数据寄存器:存储数据。
地址寄存器:逻辑地址(LBA)。
状态寄存器:表示结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