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disk -l 查看块大小

[root@localhost alice]# fdisk -l
Disk /dev/sda:300 GiB,322122547200 字节,629145600 个扇区
单元扇区 / 1 * 512 = 512 字节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ece8cb44

2.

[root@localhost alice]# stat /
  文件:/
  大小:237       	块:0          IO 块:4096   目录
设备fd00h/64768d	Inode:128         硬链接:17
权限:(0555/dr-xr-xr-x)  Uid:(    0/    root)   Gid:(    0/    root)
环境system_u:object_r:root_t:s0
最近访问:2023-11-30 07:49:27.453607895 -0500
最近更改:2023-11-12 03:27:36.961555919 -0500
最近改动:2023-11-12 03:27:36.961555919 -0500
创建时间:-

3.

[root@localhost alice]# blockdev --getbsz /dev/sda
4096

查到上述结果后,我不仅要问:他m的到底一个块多大?512kb byte or 4096 byte?

         系统中能够随机(不需要顺序访问固定大小数据片(chunks)的硬件设备称作块设备,这些固定大小数据片就称作块。最常见的块设备硬盘,其他的还有软盘驱动器闪存等,它们都是以安装文件系统方式使用的。

        另一种基本设备类型字符设备字符设备按照字符流的方式有序访问,像串口键盘属于字符设备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设备,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可以随机访问数据内核对块设备管理需要一个专门提供服务子系统,对字符设备的管理则不需要

一、剖析一个块设备

        块设备中最小的可寻址单位扇区扇区大小一般是 2 的整数倍,最常见的是 512 字节。扇区的大小是设备的物理属性

        在软件层面上,最小逻辑寻址单元为块。块是文件系统的一种抽象,只能基于块来访问文件系统。虽然物理磁盘寻址是按照扇区进行的,但是内核执行的所有操作都是按照块进行的。所以块不能比扇区还小,只能倍数于扇区大小。

        总之,扇区是设备的最小寻址单元,也被称为 “硬扇区” 或 “设备块”;同样地,块是文件系统的最小寻址单元,也被称为 “文件块” 或 “I/O 块”。

二、缓冲区缓冲区

        当一个块被调入内存时(在读入后或等待写出时),它要存储一个缓冲区中。每个缓冲区一个对应,它相当于是磁盘块在内存中的表示一个可以容纳一个多个内存中的块。由于内核处理数据时需要一些相关控制信息比如一个属于哪个块设备,块对应于哪个缓冲区等),所以每一个缓冲区都有一个对应描述符 buffer_head 结构体,称为缓冲区头,定义在 <linux/buffer_head.h>,它包含内核操作缓冲区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但是,将缓冲区头作为 I/O 操作单元带来了两个弊端:

        缓冲区头是一个很大且不容易控制数据结构体,而且缓冲区头对数据的操作既不方便也不清晰。

        它仅能描述单个缓冲区,缓冲区头会促使内核八大块数据的 I/O 操作分解为多个 buffer_head 结构体进行操作

所以后面为块 I/O 操作引入了一种新型、灵活并轻量级容器——bio 结构体。

三、bio 结构

        目前内核中块 I/O 操作基本容器bio 结构体表示,定义在 <linux/bio.h>。该结构代表了正在活动的以片段segment链表形式组织的块 I/O 操作。一个片段是一小块连续的内存缓冲区,而片段链表可以使一个缓冲区分散在内存多个位置上,bio 结构体能对内核保证 I/O 操作执行,像这样的向量 I/O 就是所谓的聚散 I/O。

        bio 结构定义于 <linux/bio.h> 中:

        使用 bio 结构体的目的主要是代表正在现场执行的 I/O 操作,所以该结构体中的主要域都是用来管理相关信息的:

        bi_io_vec指向一个 bio_vec 结构体数组,该结构体链表包含了一个特定 I/O 操作所需要使用到的所有片段每个 bio_vec 结构都是一个形式为 <page, offset, len&gt; 的向量,它描述的是一个特定的片段片段所在的物理页、块在物理页中的偏移位置、块长度

        总之,每一个块 I/O 请求通过一个 bio 结构体表示,每个请求包含一个或多个块,这些块存储bio_vec 结构体数组中,bio_vec 结构体描述每个片段在物理页中的实际位置,并且像向量一样被组织在一起。

        bio 结构体代表的是 I/O 操作,它包含内存中的一个或多个页;而 buffer_head 结构体代表的是一个缓冲区,它描述的仅仅是磁盘中的一个块。

四、请求队列

        块设备将它们挂起的块 I/O 请求保存请求队列中,该队列request_queue 结构体表示,定义文件 <linux/blkdev.h> 中,包含一个双向请求链表以及相关控制信息。

        队列中的请求由结构体 request 表示,一个请求可能要操作多个连续的磁盘块,所以每个请求可以多个 bio 结构体组成。

五、I/O 调度程序

        磁盘寻址是整个计算机中最慢的操作之一,为了缩短寻址时间,Linux 引入了 I/O 调度程序。

        I/O 调度程序将磁盘 I/O 资源分配系统中所有挂起的块 I/O 请求。I/O 调度程序通过两种方法减少磁盘寻址时间:合并排序

           合并指将两个多个请求结合成一个新请求,即如果两个请求访问的磁盘扇区相邻,那么可以把两个请求合并为一个请求,这样可以将 I/O 多次请求的开销压缩一次请求的开销。

           排序指将整个请求队列按扇区增长方向有序排列通过保持磁盘头以直线方向移动,从而缩短所有请求的磁盘寻址时间。这种 I/O 调度程序也被称为电梯调度。

Linux 实际使用的 I/O 调度程序有如下几种

    Linux 电梯

    最终期限 I/O 调度程序

    预测 I/O 调度程序

    完全公正的排队 I/O 调度程序

    空操作的 I/O 调度程序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digitalkee/article/details/134742385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2813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