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eb框架
Web框架(Web framework)是一种开发框架,用来支持动态网站、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的开发。这大多数的web框架提供了一套开发和部署网站的方式,也为web行为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方法。web框架已经实现了很多功能,开发人员使用框架提供的方法并且完成自己的业务逻辑,就能快速开发web应用了。浏览器和服务器的是基于HTTP协议进行通信的。也可以说web框架就是在以上十几行代码基础张扩展出来的,有很多简单方便使用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即别人帮咱们写了一些基础代码 ——-》我们只需要在固定的位置写固定的代码 ——》就能实现一个web应用
二、WSGI协议
最简单的Web应用就是先把HTML用文件保存好,用一个现成的HTTP服务器软件,接收用户请求,从文件中读取HTML,返回。
如果要动态生成HTML,就需要把上述步骤自己来实现。不过,接受HTTP请求、解析HTTP请求、发送HTTP响应都是苦力活,如果我们自己来写这些底层代码,还没开始写动态HTML呢,就得花个把月去读HTTP规范。
正确的做法是底层代码由专门的服务器软件实现,我们用Python专注于生成HTML文档。因为我们不希望接触到TCP连接、HTTP原始请求和响应格式,所以,需要一个统一的接口协议来实现这样的服务器软件,让我们专心用Python编写Web业务。这个接口就是WSGI。
wsgiref:Django框架默认就用它——-》性能低,并发量低——-》测试阶段使用
uwsgi:C语言写的
gunicorn:Python写的
协议到底怎么规定的:
web服务器后面的python框架一定是一个可调用的对象,必须接收两个参数(environ,start_response)
environ它是个字典——》里面全是http请求的东西
使用wsgiref写个web服务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def mya(environ, start_response):
print(environ)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if environ.get('PATH_INFO') == '/index':
with open('index.html','rb') as f:
data=f.read()
elif environ.get('PATH_INFO') == '/login':
with open('login.html', 'rb') as f:
data = f.read()
else:
data=b'<h1>Hello, web!</h1>'
return [data]
# 可调用对象---》能加括号执行的对象
if __name__ == '__main__':
myserver = make_server('', 8011, mya)
# 请求来了---》经过wsgiref---》调用后面的可调用对象
# ---》传入两个参数(environ, start_response)
print('监听8011')
myserver.serve_forever()
三、 Django框架
1、MVC与MTV模型
所有Web框架其实都遵循MVC架构
1.1 MVC:把本来坨在一起的代码拆到不同的位置
MVC就是把Web应用分为模型(M),控制器(C)和视图(V)三层,他们之间以一种插件式的、松耦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模型负责业务对象与数据库的映射(ORM),视图负责与用户的交互(页面),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调用模型和视图完成用户的请求。
1.2 MTV
Django的MTV模式本质上和MVC是一样的,也是为了各组件间保持松耦合关系,只是定义上有些许不同,Django的MTV分别是值:
M 代表模型(Model): 负责业务对象和数据库的关系映射(ORM)。
M就是原来的M
T 代表模板 (Template):负责如何把页面展示给用户(html)。
T就是原来的V
V 代表视图(View): 负责业务逻辑,并在适当时候调用Model和Template。
V+路由是原来的C
2、Django的下载与使用
pip uninstall django
pip3 install django==3.2.20
补充
python 解释器安装完 —–》有几个重要的文件和文件夹
根路径下 python.exe —-> 可以复制改名 —–》做多版本共存
scripts文件夹:pip命令在它下面,后期咱们会装 第三模块[可能会有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都放在这]
Lib:一堆文件夹中有py文件
python的解释器
有些代码是用c写的 字典,列表
有些代码是用python自己写的 :使用语言自己写自己:自举
内置的模块自举的代码
第三方包site–package—
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environment variables)一般是指在操作系统中用来指定操作系统运行环境的一些参数,如:临时文件夹位置和系统文件夹位置等。
环境变量是在操作系统中一个具有特定名字的对象,它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所将使用到的信息。
环境变量的作用
当要求系统(cmd)运行一个程序而没有告诉它程序所在的完整路径时,系统除了在当前目录(cmd当前的路径)下面寻找此程序外,还应到path中指定的路径去找。用户通过设置环境变量,来更好的运行进程。
就是说,将一个程序的位置加入到环境变量后,回到命令窗口,不管此时的cmd在任何目录下,只要输入程序名(不区分大小写,不用带后缀.exe),这个程序就会启动。较之前的每次运行不同程序都要切换路径的方式,实在方便太多了。
3、启动django项目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8001
补充
0.0.0.0和localhost和127.0.0.1有什么区别?
1、0.0.0.0
严格说来,0.0.0.0已经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地址了。
“不清楚”:在本机的路由表里没有特定条目指明如何到达。对本机来说,它就是一个“收容所”,所有不认识的“三无”人员,一律送进去。如果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了缺省网关,那Windows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目的地址为0.0.0.0的缺省路由。
用途:
当一台主机还没有被分配一个IP地址的时候,用于表示主机本身。(DHCP分配IP地址的时候)
用作默认路由,表示“任意IPV4主机”,即当路由表中没有找到完全匹配的路由的时候所对应的路由。
用作服务端,表示本机上的任意IPV4地址。在服务端绑定端口的时候可以选择绑定到0.0.0.0,这样我的服务访问方就可以通过我的多个ip地址访问我的服务。
用来表示目标机器不可用。
监听0.0.0.0的端口,来监听本机中所有IP的端口。
2、127.0.0.1(一种本机保留的私有 IP)
本机地址,主要用于测试,即“我自己”。寻址这样一个地址,是不能把它发到网络接口的。除非出错,否则在传输介质上永远不应该出现目的地址为“127.0.0.1”的数据包。
127.0.0.1属于{127,}集合中的一个,而所有网络号为127的地址都被称之为环回地址,环回地址!== 127.0.0.1,它们是包含关系,即环回地址包含 127.0.0.1。
环回地址:所有发往该类地址的数据包都应该被loop back。所有发往目标IP为127.0.0.1的数据包都不会通过网卡发送到网络上,而是在数据离开网络层时将其回送给本机的有关进程。
用途:
环回测试,通过使用ping 127.0.0.1 测试某台机器上的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或者TCP/IP实现是否工作正常。
DDos攻击防御:网站收到DDos攻击之后,将域名A记录到127.0.0.1,即让攻击者自己攻击自己。
大部分Web容器测试的时候绑定的本机地址。
一般会通过ping 127.0.0.1来测试某台机器上的网络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3、localhost
相比127.0.0.1,localhost具有更多的意义。localhost是个域名,而不是一个ip地址。可修改。
用于指代 this computer 或者 this host,可以用它来获取运行在本机上的网络服务。
在大多数系统中,localhost被指向了 IPV4 的 127.0.0.1 和 IPV6 的 ::1,这就是把localhost与127.0.0.1等同的原因。
总结:
0.0.0.0是一个特殊目的 IP 地址,称作不可路由 IP 地址,它的用途会被特殊规定。通常情况下,当我们把一个服务绑定到0.0.0.0,相当于把服务绑定到任意的 IP 地址。比如一台服务器上有多个网卡,不同网卡连接不同的网络,如果服务绑定到 0.0.0.0 就可以保证服务在多个 IP 地址上都可以用。
localhost指代的是本地计算机,用于访问绑定在 loopback 上的服务。localhost 是一个主机名,不仅仅可以指向 IPv4 的本地回环地址,也可以指向 IPv6 的本地回环地址 [::1]。
127.0.0.1是本地回环地址(loopback),发送到 loopback 的数据会被转发到本地应用。
4、Django请求生命周期
四、路由控制
1、路由是什么?
URL配置(URLconf)就像Django 所支撑网站的目录。它的本质是URL与要为该URL调用的视图函数之间的映射表;你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Django,对于客户端发来的某个URL调用哪一段逻辑代码对应执行。即请求路径和要执行的视图函数的对应关系。
2、如何使用
放在列表中:urlpatterns = [] —-> 列表中的数据,必须是 path或re_path执行完的结果
path:准确路径,精准匹配—》以后基本都是path
re_path:使用正则匹配—》就是原来的url—》使用非常少
3、path详细使用
path(‘admin/’, login)
等价于:_path(route, view, kwargs=None, name=None)
第一个参数:准确路径,字符串
127.0.0.1:8080/login/justin —-> path(‘login/<str:name>’, admin.site.urls),
视图函数中
def login(request,name)
第二个参数: 视图函数的内存地址,不要加括号
路由一旦匹配成功,就会执行你写的这个视图函数(request),并且会把request对象传入
如果有分组的参数[有名,无名],或者转换器的参数,都会被传递到视图函数中作为参数
总结:放要放视图函数地址—–》但是视图函数的参数:第一个是固定必须是request,后续的取决于写没写转换器,写没写有名无名分组
第三个参数:kwargs是给视图函数传递默认参数
4、re_path详细使用
跟path除了第一个参数不一样,其他完全一样
第一个参数是:正则表达式
后期用的很少,危险性大 —–》原来之所以支持正则的目的是为了分组出参数
path通过转换器能完成这个操作 —-》于是这个几乎不用
5、反向解析
在使用Django 项目时,一个常见的需求是获得URL 的最终形式,以用于嵌入到生成的内容中(视图中和显示给用户的URL等)或者用于处理服务器端的导航(重定向等)。人们强烈希望不要硬编码这些URL(费力、不可扩展且容易产生错误)或者设计一种与URLconf 毫不相关的专门的URL 生成机制,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一定程度上产生过期的URL。
path('login/', login,name='login')
res = reverse('login') # 当时定义路径传入的name参数对应的字符串
有转换器的情况:
path('login/<str:name>', login,name='login')
res = reverse('login',kwargs={name:lqz}) # 当时定义路径传入的name参数对应的字符串
生成这种路径:'login/lqz'1
路由分发
#主urls
from django.urls import path,re_path,include
from app01 import views
from app01 import urls
urlpatterns = [
# re_path(r'^app01/',include('app01.urls')),#行
# re_path(r'^app01/&',include('app01.urls')),#不行
# path('app01/',include('app01.urls')),#行
#path('app01/', include(urls)),
]
五、视图层
1、格式
2、request对象
request.path
request.method
request.GET
requets.POST
requets.body
request.get_full_path() # 方法
request.files # 前端携带文件过来—》转成了字典,根据文件的名字取到文件对象
不常用的
request.cookie
request.session
request.content_type # 提交的编码格式:urlencoded(form表单),json,form–data,text/plain(一般不用,浏览器默认的格式)
request.META: 请求头中得数据
user–agent:HTTP_USER_AGENT
referer:
客户端ip地址:REMOTE_ADDR
用户自定义的
定义:name=lqz
取:request.META.get(‘HTTP_NAME’) # 前面加HTTP_ 把自定义的转成大写
request.user # auth
request.is_ajax()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774149/article/details/134677238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28254.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