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这个实验和其它一些类似的实验,被称为神经重接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人体有同一块脑组织可以处理光、声或触觉信号,那么也许存在一种学习算法可以同时处理视觉、听觉和触觉,而不是需要运行上千个不同程序,或者上千个不同算法来做这些大脑所完成的成千上万的美好事情。假设我们有非常多的特征例如大于100个变量我们希望用这100个特征构建一个非线性多项式模型结果将是数量非常惊人的特征组合,即便我们采用两两特征组合。大脑的这一部分这一小片红色区域是你的听觉皮层,你现在正在理解我的话,这靠的是耳朵。

神经网络 表述(Neural Networks: Representation)

1 非线性假设

我们之前学的,无论是线性回归还是逻辑回归都有这样一个缺点,即:当特征太多时,计算负荷会非常大。

下面是一个例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使用

x

1

x_1

x1,

x

2

x_2

x2多次项式进行预测时,我们可以应用的很好。
之前我们已经看到过,使用非线性多项式项,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好分类模型。假设我们有非常多的特征,例如大于100个变量,我们希望用这100个特征来构建一个非线性的多项式模型结果将是数量非常惊人的特征组合,即便我们只采用两两特征的组合

(

x

1

x

2

+

x

1

x

3

+

x

1

x

4

+

.

.

.

+

x

2

x

3

+

x

2

x

4

+

.

.

.

+

x

99

x

100

)

(x_1x_2+x_1x_3+x_1x_4+…+x_2x_3+x_2x_4+…+x_{99}x_{100})

(x1x2+x1x3+x1x4++x2x3+x2x4++x99x100),我们也会有接近5000个组合而成的特征。这对于一般的逻辑回归来说需要计算的特征太多了。

假设我们希望训练一个模型来识别视觉对象(例如识别一张图片是否是一辆汽车),我们怎样才能这么做呢?一种方法是我们利用很多汽车图片和很多非汽车图片然后利用这些图片一个个像素的值(饱和度或亮度)来作为特征。

假如我们只选用灰度图片每个像素则只有一个值(而非 RGB值),我们可以选取图片上的两个不同位置上的两个像素,然后训练一个逻辑回归算法利用这两个像素的值来判断图片是否是汽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使我们采用的都是50×50像素的小图片,并且我们将所有的像素视为特征,则会有 2500个特征,如果我们要进一步两两特征组合构成一个多项式模型,则会有约

2500

2

/

2

{{2500}^{2}}/2

25002/2个(接近3百万个)特征。普通的逻辑回归模型,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么多的特征,这时候我们需要神经网络

2 神经元和大脑

神经网络是一种很古老的算法,它最初产生的目的是制造模拟大脑的机器

神经网络逐渐兴起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应用得非常广泛。但由于各种原因,在90年代的后期应用减少了。但是最近,神经网络又东山再起了。其中一个原因是:神经网络计算量有些偏大的算法。然而大概由于近些年计算机运行速度变快,才足以真正运行起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和其他一些我们后面会讨论到的技术因素,如今的神经网络对于许多应用来说是最先进的技术。当你想模拟大脑时,是指想制造出与人类大脑作用效果相同的机器。大脑可以学会去以看而不是听的方式处理图像学会处理我们的触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脑的这一部分这一小片红色区域是你的听觉皮层,你现在正在理解我的话,这靠的是耳朵。耳朵接收到声音信号,并把声音信号传递给你的听觉皮层,正因如此,你才能明白我的话。

神经系统科学家做了下面这个有趣的实验,把耳朵到听觉皮层的神经切断。在这种情况下,将其重新接到一个动物的大脑上,这样从眼睛到视神经的信号最终将传到听觉皮层。如果这样做了。那么结果表明听觉皮层将会学会“看”。这里的“看”代表了我们所知道每层含义。所以,如果你对动物这样做,那么动物可以完成视觉辨别任务,它们可以图像,并根据图像做出适当的决定。它们正是通过组织中的这个部分完成的。下面再举另一个例子,这块红色的脑组织是你的躯体感觉皮层,这是你用来处理触觉的,如果你做一个和刚才类似的重接实验,那么躯体感觉皮层也能学会“看”。这个实验和其它一些类似的实验,被称为神经重接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人体有同一块脑组织可以处理光、声或触觉信号,那么也许存在一种学习算法,可以同时处理视觉、听觉和触觉,而不是需要运行上千个不同程序,或者上千个不同的算法来做这些大脑所完成的成千上万的美好事情。也许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一些近似的或实际的大脑学习算法然后实现它大脑通过自学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不同类型数据。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猜想如果我们把几乎任何一种传感器接入到大脑的几乎任何一个部位的话,大脑就会学会处理它。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201_75381449/article/details/134750727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code.cn/show_30716.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代码007邮箱suwngjj01@126.com进行投诉反馈,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