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环境变量收尾与程序地址空间初识
1、前言
上一篇我们讲了环境变量,如果有不明白的先读一下上一篇文章:环境变量讲解
本篇文章我们继续完善环境变量这章剩下的内容,以及main函数第三个参数的详解,进程地址空间的初始。
2、环境变量
2.1 main函数第三个参数 – 环境参数表
看完上一篇文章的同学,肯定知道了如何查看环境变量,命令行输入 env:
我们查看一下:
我们main函数的参数列表中,第三个就是环境变量表,没错它里面就记录着这些环境变量。
它与第二个参数一样,都是char类型的指针数组。我们写一段代码,打印一下环境变量表中的内容:
我们发现main函数的第三个参数,环境参数表跟我们env所查出来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因为我们程序在运行时,环境变量是系统给传的。
问题:
那这个给程序传环境变量的系统是谁?
在学习fork的时候,我们知道fork()函数是可以创建子进程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命令行启动的进程都是shell/bash的子进程,子进程的命令行参数和环境变量,是父进程bash给传递的!
问题:
那父进程bash的环境变量信息又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在上一篇中讲到,PATH内容修改后,下一次启动Xshell时,PATH内容又自动恢复了。这其实是我们直接更改了bash进程内部的环境变量信息!
每一次重新登录,都会给我们形成新的bash解释器并且新的bash解释器自动从 哪里 读取自己的环境变量表信息!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父进程环境变量哪里来的,但是环境变量存在哪我就直接说了:环境变量信息是以脚本配置文件的形式存在的!
在登录目录下有一个.bash_profile脚本文件,每一次登录的时候,bash进程都会读取 .bash_profile配置文件中的内容,为我们bash形成一张环境变量表信息!
2.2 本地环境变量和env中的环境变量
2.3 配置文件与环境变量的全局性
2.4 内建命令与常规命令
2.5 环境变量相关的命令
3、程序地址空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