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这里以一个 op (内部运营管理用)项目为例,从 webpack 构建改为 vite 构建,提高本地开发效率,顺便也加深对 webpack 、 vite 的了解。
vite 是前端构建工具,使用 一系列预配置进行rollup 打包,还包括了一个开发服务器。
webpack 不只是打包工具,除了把文件打包在一起,还做了比如接入 babel 做降级处理使得在旧浏览器也能用 js 新特性、 ts 转 js 、打包 css、压缩 js 、压缩 css 等工作(这些 vite 借助 rollup 插件似乎也能实现? );webpack 还有开发服务器,支持 hmr(vite 也支持)
新版浏览器是默认支持 ts 、支持 es module 的,这使得在本地开发时不需要打包也能跑项目。
如下图所示,浏览器是直接请求 ts 资源的
返回的文件也是 es module 格式的。
这样就省去了打包步骤,这是 vite 本地开发快的重要原因。
同时
1.Vite 使用 Esbuild 预构建依赖(commonjs 、 umd 转 esm,把多文件依赖打包为一个模块https://vitejs.cn/vite3-cn/guide/dep-pre-bundling.html),Esbuild 使用 Go 语言编写,比以 Node.js 编写的打包器预构建依赖快 10-100 倍。
2.vite 可以依赖浏览器缓存、 http 缓存策略缓存未变更的文件加快速度
先看项目现状,项目是 webpack 构建的,用了 ssr 。
本地开发
浏览器发起 请求,本地开发用 chrome 的SwitchyOmega插件配置规则把请求转发到 whistle,whistle 配置规则把这些请求到转发到本地的 3101 端口,3101就是nest 服务器启动服务监听的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