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SPI使用四根线进行通信,即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主时钟线(SCLK)、数据输出线(MOSI)、数据输入线(MISO)和片选线(SS)。SPI协议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多设备通信,并且具有简单的硬件实现和低功耗特点,常用于与外围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等)的通信。
前言
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和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两种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集成电路芯片之间的通信,选择I2C或SPI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如果需要较高的传输速度和简单的接口,可以选择SPI。如果需要连接多个设备或硬件复杂性较低的解决方案,可以选择I2C。
一、SPI介绍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SPI使用四根线进行通信,即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主时钟线(SCLK)、数据输出线(MOSI)、数据输入线(MISO)和片选线(SS)。
SPI协议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多设备通信,并且具有简单的硬件实现和低功耗特点,常用于与外围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等)的通信。
二、硬件电路
MOSI:主机输出从机输入,主机接入这根线,就是MO,从机接入这根线就是SI;
三、SPI基本原理–移位示意图
四、SPI时序基本单元
1、起始与终止
2、交换一个字节
模式1:
模式0:
五、SPI通信流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