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声学模型则基于语言学特征和时长信息预测声学特征;后端模块中声码器采用HIFI-GAN, 基于GAN的方式利用判别器(Discriminator)来指导声码器(即生成器Generator)的训练,相较于经典的自回归式逐样本点CE训练, 训练方式更加自然,在生成效率和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HIFI-GAN开源工作[1]的基础上,我们针对16k, 48k采样率下的模型结构进行了调优设计,并提供了基于因果卷积的低时延流式生成和chunk流式生成机制,可与声学模型配合支持CPU、GPU等硬件条件下的实时流式合成。
模型介绍
框架描述
拼接法和参数法是两种Text-To-Speech(TTS)技术路线。近年来参数TTS系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故此处仅涉及参数法。
参数TTS系统可分为两大模块:前端和后端。 前端包含文本正则、分词、多音字预测、文本转音素和韵律预测等模块,它的功能是把输入文本进行解析,获得音素、音调、停顿和位置等语言学特征。 后端包含时长模型、声学模型和声码器,它的功能是将语言学特征转换为语音。其中,时长模型的功能是给定语言学特征,获得每一个建模单元(例如:音素)的时长信息;声学模型则基于语言学特征和时长信息预测声学特征;声码器则将声学特征转换为对应的语音波形。
前端模块我们采用模型结合规则的方式灵活处理各种场景下的文本,后端模块则采用SAM-BERT + HIFIGAN提供高表现力的流式合成效果。
声学模型SAM-BERT
后端模块中声学模型采用自研的SAM-BERT,将时长模型和声学模型联合进行建模。
声码器模型
后端模块中声码器采用HIFI-GAN, 基于GAN的方式利用判别器(Discriminator)来指导声码器(即生成器Generator)的训练,相较于经典的自回归式逐样本点CE训练, 训练方式更加自然,在生成效率和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HIFI-GAN开源工作[1]的基础上,我们针对16k, 48k采样率下的模型结构进行了调优设计,并提供了基于因果卷积的低时延流式生成和chunk流式生成机制,可与声学模型配合支持CPU、GPU等硬件条件下的实时流式合成。
部署
使用方式和范围
代码范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