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1物理层引入的目的
屏蔽掉传输介质的多样性,导致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物理层的引入使得高层看到的数据都是统一的0,1构成的比特流
1.2.物理层如何实现屏蔽
这些协议的主要特征表现:物理层标准(机械特性(管脚多少,大小,形状),电气特性(电压高低)功能特性,过程特性(做出什么相应))
1.3物理层下的传输媒体
1.4通信模型中相关术语
1.5传输方式
★串行/并行传输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在传输线路上的传输时串行传输;而计算机内部(如CPU和内存)多使用并行传输
★同步传输
★异步传输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1.6编码与调制
常用编码
①不归零编码
②归零编码
③曼彻斯特编码
④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1.7信道的极限容量
奈氏准则
香农公式
1.8信道的复用技术
1)目的
2)方法
3)具体实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