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 负载均衡是建立在现有的网络结构之上,提供一种廉价且透明的方式进行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带宽的扩展,从而增加吞吐量,加强应用服务的数据处理能力,有效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负载均衡重点在于“均”,由原来的单个节点承接流量,变成多个节点分担流量,减少请求响应时间,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四层负载均衡是基于ip+port的负载均衡。四层是基于三层负载均衡,发布三层的ip地址(虚拟ip),再加上四层的端口号,从而决定哪些流量需要做负载均衡。
关注: CodingTechWork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介绍
概念
分类
根据采用的设备对象区分
根据OSI模型的位置区分
二层负载均衡(mac地址)
数据链路层,使用虚拟mac地址方式,外部请求流量经过虚拟mac地址,负载均衡收到流量请求后分配后端实际的mac地址进行响应。
三层负载均衡(ip地址)
网络层,使用虚拟ip地址方式,外部请求流量经过虚拟ip地址,负载均衡收到流量请求后分配后端实际的ip地址进行响应。
四层负载均衡(tcp)
传输层,使用ip+port接收外部流量请求,转发到对应的机器上。
七层负载均衡(http)
应用层,使用虚拟的url或ip地址接收外部流量请求,转发到对应的处理服务器。
协议分层
常用分层
OSI模型分层
四层负载均衡
介绍
原理
示例
产品
七层负载均衡
介绍
原理
产品
四层和七层的区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